氮化热处理与淬火热处理的区别

日期:2022-03-28 14:47:14 来源:精科诚 作者:小诚

  氮化处理是指一种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经氮化处理的制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的特性。

  氮化的温度(500~550℃)比淬火的温度(900℃左右)低,零件的变形量要小的多。因此,对于一些形状复杂、易变形的零件往往都采用氮化或者氰化的方法以便达到表面硬度高,内部韧性好的目的。

  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氮化是部件的表面涂层。主要是模具零件的一些滑块结构,以提高表面的强度。热处理是模具钢的整体处理,可以增强钢的物理性能。通常用于模具整个腔体和大型嵌件。氮化也是热处理的众多方法之一,主要是对某些部位需要提高淬火硬度,耐磨性,还要对产品的变形进行热处理的方法。氮化的优点是低温,小部分变形,高表面硬度。热处理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绝缘进入液体冷却,从而形成一层致密的表面,而且拥有极高的硬度。氮化是表面氮化处理。它们属于表面热处理。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加工制造中一个重要工艺环节,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会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的内部微观结构,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给定或改进了工件的使用性能。为了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了合理选择材料和各种成型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是机械工业中使用非常广泛的材料。钢的微观结构复杂,可通过热处理控制。因此,模具钢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此外,铝,铜,镁,钛及其合金还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实现不同的性能。氮化是指化学热处理过程,其中氮原子在一定温度下渗透到工件表面。氮化制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抗疲劳性,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传统合金钢中的铝,铬,钒和钼对氮化非常有帮助。这些元素在氮化温度下,与初始氮原子接触,就会产生稳定的氮化物。特别地是钼元素不仅用作氮化物元素,而且还用作在氮化温度下发生的脆性的降低。合金钢中的其他元素,如镍,铜,硅,锰,氮化性能都没有多大帮助。通常,如果模具钢含有一种或多种氮化物形成元素,则氮化的效果相对较好。